王梓鈞

歷史軍事

“崇禎元年夏,畿輔旱,赤地千裏。”——《明史·五行誌》。
……
這年頭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985章 【橡膠與瑪雅神廟】

by 王梓鈞

2023-3-19 19:06

  趙瀚看到轟鳴的蒸汽機,腦子裏再次想起橡膠。
  他已經寫信給四海商社,讓李銓前往美洲貿易時,順帶打聽壹下橡膠的消息。
  由於不知道的橡膠拉丁文名稱,也不知道橡膠在美洲叫什麽,只能對其特征進行描述:有極強的伸縮性,來自壹種樹木的汁液。
  李銓去年發出懸賞,若有能提供確切消息者,可以優先購買他壹批貨物。
  這雖然違反跟墨西哥官員的約定,繞開了拍賣會私下交易,但李銓承諾補給官員們壹些利益損失。
  僅僅壹年時間,李銓再次來到美洲,竟無比順利的得到相關信息。而且,提供線索者不止壹兩個,足足六個商人帶來確切消息。
  班德拉斯鎮(巴亞爾塔港)。
  壹個來自哥斯達黎加的西班牙混血商人,拿著比拳頭還大的小球說:“這種球在某些土著部落很常見,他們用來踢著玩耍,是小孩子的玩具。”
  又有個來自危地馬拉的商人,拿出壹雙膠底鞋說:“這是瑪雅土著的鞋子,鞋底跟妳描述的差不多。”
  橡膠制品,早在壹百多年前,就被西班牙殖民者發現了。
  而且,不僅來自南美,中美洲也大量存在。中美和南美的土著,把橡膠汁液塗在布料上,做成衣服可以防止雨水淋透。又或者弄成長條形,拴在工具的手柄上,就是可以伸縮的橡膠繩子,瑪雅人甚至用橡膠做鞋底。
  美洲土著當然不懂得硫化橡膠,但他們添加各種有機物,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。最常見的方式,是把某種旋花科藤蔓植物的汁液,跟橡膠直接進行混合攪拌,這種混合物凝固之後非常耐用。
  第壹個把橡膠塗層防水衣,帶回歐洲的葡萄牙倒黴蛋,被當成巫師而遭到宗教審判。第壹個在美洲見到橡膠球的西班牙人,也認為橡膠球被施了巫術。
  再過三十年,才有法國科學家兼軍官,尋根問底探索出橡膠的來源。
  再過七十年,才有法國科學家,從美洲帶回橡膠樹的詳細資料。
  再過壹百年,才有法國科學家,發明出能夠軟化橡膠的溶劑。
  再過壹百多年,才有英國科學家,把橡膠做成橡皮擦,專用於擦掉鉛筆字跡。
  橡膠用於工業,時間那就更晚了。
  李銓問道:“這些東西,是怎麽制造出來的?”
  墨西哥商人紛紛搖頭,他們只見過土著使用,卻不知道橡膠制品的來源。
  不論如何,有消息就好,這可是陛下交代的任務。
  李銓兌現了自己的承諾,在拍賣會舉辦之前,就售賣壹批貨物給這些商人。並且,每個商人提供壹個夥計,李銓雇傭這些人帶路尋找橡膠樹。
  探險隊長叫王璉,是個退伍軍人,擁有小學文化。
  副隊長叫程景明,就是那位蘇州公子哥。小夥伴們都去研究電了,他卻閑不住,隨船出海到美洲當冒險家。
  除了他們兩個,另有四位船員,其中兩個做過農兵,壹個是經驗豐富的水手,還有壹個是精通西班牙語的翻譯。
  剩下的隊員皆臨時雇用,六個是墨西哥商人的夥計,還有十多個是定居美洲的日本鏢師。
  李銓的貿易船隊,不準前往阿卡普爾科港,那裏是西班牙船隊的專屬貿易地。因此探險隊只能乘坐墨西哥商船南下,壹路來到危地馬拉地區,這裏也是新西班牙總督的轄區,但設有二級總督專管中美洲。
  壹行人首先拜訪總督,送上精美的禮品,總督非常高興,派了兩個向導給他們帶路。
  “砰砰砰!”
  危地馬拉的熱帶雨林中,傳出好幾聲槍響,壹頭美洲豹應聲倒下,旁邊還躺著只被它咬死的鱷龜。
  確定沒有了危險,程景明快步沖過去,繞著美洲豹的身體轉悠。
  “這東西似豹非豹,又似虎非虎,究竟是什麽玩意兒?”程景明壹陣嘀咕。
  隊長王璉說:“管他是虎是豹,反正是猛獸。”
  命人擡著美洲豹和鱷龜的屍體前進,半下午的時候,選了壹處地方紮營。又把驅趕蚊蟲的植物點燃,打來淡水開始燒煮。
  熱帶雨林的天氣,極為糟糕,毒蛇猛獸也層出不窮。
  若非有總督派來兩個向導,探險隊估計都已經出現減員了,許多本地的基本常識他們都不知道。
  程景明把美洲豹的圖像畫好,又找向導打聽這種畜生的習性,最後寫下文字註解:
  “東番豹(或東番虎),其紋似豹,其形似虎……”
  探險隊沒有帶秤,只帶了皮尺,因此數據也只記載動物尺寸。
  記錄完美洲豹,程景明又記錄鱷龜:“霸龜,體大,性兇,形似霸下,因之而名……”
  緊接著,程景明又整理今天采集的植物,還把葉片、藤蔓制作為標本。
  “不要碰!”
  總督派來的向導大喊,兩個中國隊員連忙後退,他們前方葉片上有只顏色艷麗的紅蛙。
  程景明帶著翻譯跑過去,問道:“這是什麽蛙?”
  向導解釋:“毒鏢蛙,能輕松把人毒死,土著喜歡把毒液塗抹在箭鏢上。”
  “能幫我抓住嗎?”程景明問。
  向導拎起棍子,繞到測方向,壹棍子把箭毒蛙打落,然後用棍子按在蛙背上。
  程景明貼近了觀看,又用皮尺測量體長。
  “轟隆隆!”
  雷聲響起,又要下雨了。
  好在有油布敞篷,而且帳篷不能搭在地面,都是選取安全的樹杈休息。
  壹場雨下到第二天早晨,四周到處濕漉漉的,又煩悶燥熱難受至極。
  程景明聞了聞腋下,整個人都已經餿了。不過他挺喜歡這種日子,雖然危險重重,而且生活艱苦,卻比在蘇州有意思得多。山珍海味,綾羅綢緞,吟詩唱曲,妻妾成群,這種無聊日子他早就已經厭煩。
  又過兩日,終於找到瑪雅部落。
  這些瑪雅人非常警惕,就西班牙殖民者幹的破事,沒當場開瓢打起來都算好的。
  向導沒有出面,壹個商人派來的夥計,前去跟瑪雅土著接洽。此人應該跟這個部落接觸過,購買皮毛之類的,有他牽線倒是能避免沖突。
  探險隊長王璉招呼手下,送過去壹包食鹽,雙方很快達成交易。
  瑪雅土著帶他們去看橡膠樹,還當場示範如何割橡膠。
  程景明發現橡膠樹正在開花,便向瑪雅人打聽情況。卻是壹年要開三次花,如今正是第三次花期,還要再等個把月才能果實成熟。
  王璉當即決定在這裏等著,弄壹些成熟果實回去,或許可以拿回中國播種。
  當然,也會挖壹些小樹苗,用木桶栽植隨船運走。
  在等待果實成熟期間,探險隊就在部落住下,再支付給土著壹些報酬便是。
  只要不下雨,他們就往周邊探索,記錄各種各樣的動植物。
  “那是什麽?”程景明看著前方的巨大金字塔。
  向導回答:“那是瑪雅人的神廟。”
  這座瑪雅金字塔早已廢棄,破爛不堪,甚至東北角的石塊都倒下來,四周長滿了灌木和雜草。
  壹群日本鏢師,提著棍子開路,打草驚退前方的蛇蟲鼠蟻。
  程景明跟在日本鏢師後面,來到金字塔的階梯下。他看到許多奇怪雕刻,有些甚至類似中國的饕餮紋。或者說,不是類似,而是跟饕餮紋壹模壹樣!
  難道這裏的土著,真來自上古華夏?
  程景明圍著金字塔繼續轉悠,又拾級而上,壹直走到金字塔頂端。可惜再無重大發現,這裏只有饕餮紋,沒有出現夔龍紋、龍鳳紋、竊曲紋之類。
  或許,只是巧合吧。
  程景明直接在這裏紮營住下,先從各個角度,繪制金字塔的整體外觀。
  接著繪制各處細節,他甚至還發現了雕像。
  那些雕像非常古怪,人類穿著臃腫的衣服,腦袋上還套著個罩子。在炎熱的熱帶雨林裏,如此服裝風格,明顯不符合常理。
  如果趙瀚在這裏,肯定會脫口而出:“臥槽,宇航員?”
  除了這些玩意兒,程景明沒發現什麽,值錢的早被西班牙人拿走了。
  他還發現壹些圖案符號,由於常年訂閱《翰林學報》,程景明對甲骨文有壹些認知,他下意識感覺這些圖案就是原始文字。
  說是文字,有些擡舉了,只能說象形文字雛形。
  比如某個圖案,畫的是動物腦袋,而且明顯可以看出是美洲豹。
  還有畫人腦袋的,還附帶各種飾品,也不知道泛指人類,還是專指酋長或神靈。
  “這是長命鎖?”
  程景明蹲在壹個圖案前看了半天,樣子就像是小孩戴的長命鎖。可在長命鎖的中間空白處,又畫了斜向排列的三個句號。
  這個圖案,在金字塔出現好幾次,明顯代表著什麽重要意義。
  嗯,後世的瑪雅文字學家,把這種長命鎖圖案理解為“月亮”。
  還有更抽象的圖案,比如雪佛蘭車標,外面套壹個長方形。這應該屬於更高級的文字,鬼知道它代表什麽意思。
  程景明搜腸刮肚也無法解讀,便全部臨摹下來,拿回去扔給翰林院的學者們研究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