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明第壹狠人

壹袖乾坤

歷史軍事

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,滇都昆明。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179章 朕欲雙管齊下

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

2021-10-30 20:17

  劉興明算是給朱由榔提了個醒,糧倉這壹點他怎麽沒有想到呢。
  若能加以利用,收益將是巨大的。
  壹旦清軍斷糧,軍心就會瞬間崩潰。
  即便有再多士兵也無濟於事。
  相反士兵越多,斷糧的弊端危害就會越放大,軍心崩潰是壹定的。
  只是糧倉往往在城中腹心,若是放在往日,要想壹下搗毀糧倉幾乎是不可能的,可現在朱由榔有了熱氣球,要想化腐朽為神奇並不難。
  “朕決定交給妳壹個重要的任務。”
  朱由榔思忖再三還是下了決定。
  “請陛下吩咐,臣願為陛下效死力!”
  “搗毀東虜糧倉的重任便交給妳了。朕要其燒為灰燼,顆粒不留!”
  朱由榔的眼神中滿是殺氣,朗聲說道。
  ……
  ……
  巴陵城中,周培公在壹眾官員的簇擁下親自登上城頭。
  他掃視了壹番,疑惑道:“明賊圍而不攻,是為何意?”
  要說巴陵城中的存糧夠吃足足壹年。
  跟清軍拼消耗,想多了吧?
  明軍即便拿下夷陵、襄陽,也不可能把城中的糧食全部搬走當做行軍軍糧。
  按照周培公的估算,明軍的糧草只夠多則三個月,少則壹個月消耗。
  長期耗下去明顯是明軍吃虧。
  圍城打援?
  這也不像啊。
  首先湖廣的清軍基本都集中在北邊,武昌的兵力更是占據了半數左右。
  此番周培公增援巴陵,就帶來了武昌不少兵力。
  短時間內總督大人應該不會再派援軍來了。
  所以這壹條也可以排除。
  這麽看來明軍的舉動真的有些讓人捉摸不透啊。
  事出反常必有妖,周培公最善於忖度人心。
  在他看來這很是不同尋常。
  “周先生,本官覺得明賊這是虛張聲勢,不足為懼!”
  魏先年壹臉媚笑道:“這樣耗著不是挺好嘛,明賊不進攻我們也不主動出擊。就這麽耗著好了!看看誰先扛不住!”
  周培公卻是皺眉道:“越是這樣我心裏越是不踏實啊。我總覺得明賊要搞個大動靜出來。”
  雖然不知道明軍的目的是什麽,但周培公就是有直覺,明軍肯定要搞事情。
  這種不確定的感覺讓他坐立不安。
  “加強巡邏戒備吧!我聽說明賊喜歡挖掘地道,怕是他們想要瞞天過海。”
  思來想去周培公也只能想到這壹個理由了。
  挖掘地道需要時間,經常要半個月以上。
  明軍圍而不攻很可能就是給挖掘地道打掩護。
  不過周培公不會給明軍這個機會。
  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挖出地道簡直是癡心妄想。
  “周先生沒必要壹直在這裏耗著。不妨先回去休息,有什麽動靜我第壹時間通知周先生。”
  魏先年諂媚道。
  ……
  ……
  明軍確實在掘地,不過卻不是為了挖地道,而是想要炸城墻。
  朱由榔壹直想要把棺材炸城這壹套戰術完善起來。但江陵守將直接投降讓他的計劃落空。
  好不容易巴陵清軍決定堅守,朱由榔當然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。
  至於熱氣球奇襲搗毀糧倉的計劃,可以並行嘛,並不相互影響。
  如今朱由榔手中有成套的棺材,若是不試壹試就太對不起自己了。
  “陛下,地道還是挖的像上次壹樣?”
  李定國顯然對棺材炸城不太有信心,有些心虛的問道。
  “嗯地道還那麽挖,不是地道的問題是棺材。”
  朱由榔對於問題的本質還是認識很清楚的,他沈聲道:“也不用特別著急,最好等到東虜的後院起火。”
  比起剛剛出征時,明軍現在從上至下都很自信。
  這當然是因為明軍連戰連捷,壹路攻城拔寨。
  信心是積累起來的,現在在明軍將士們的眼中,東虜也不過如此。
  戰力壹般,貪生怕死,甚至不戰而降。
  真不知道東虜的戰鬥力是怎麽吹出來的。
  此番東征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皇帝陛下。
  天子對於大局的把握堪稱完美,恰到好處的布局讓東虜落入圈套而不自知。
  等到東虜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。
  這種步步緊逼的感覺讓人暗爽不已。
  “陛下,臣聽說東虜在洞庭湖有壹支水師。如果戰敗他們會不會乘船逃走?”
  洞庭湖水師可謂全湖廣清軍的精銳。
  巴陵緊挨著洞庭湖,如果清軍戰敗確實可以及時轉移。
  以洞庭湖水師的規模甚至可以把城中數萬清軍全部轉移。
  “晉王說的不錯,這算是個隱患。”
  洞庭湖不比長江,封鎖住江岸就能鎖死清軍退路。
  洞庭湖太大了,清軍完全可以向各個方向逃竄。
  如果等到清軍跑路明軍再去追擊肯定追不上。
  要想杜絕這個隱患,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打算。
  “朕覺得可以雙管齊下派壹支偏師去搗毀東虜水師。”
  “陛下英明,只是不知這統兵人選陛下可有想法?”
  “朕覺得臨國公便很合適。”
  郝搖旗、賀珍、劉體純、袁宗第等將領被朱由榔分別留在鄖陽、襄陽、夷陵、江陵等重鎮駐守。
  如今朱由榔身邊的大將除了李定國就只剩下了李來亨。至於黨守素雖然不失為壹枚猛將,但不太適合單獨領兵,更適合充當壹個先鋒的角色。
  虎賁軍朱由榔是絕對要留在身邊的,李來亨似乎是唯壹的選擇。
  “陛下英明,臨國公驍勇善戰。只是……只是他真的善於水戰嗎?”
  李定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。
  李來亨在夔東的駐地是興山縣。
  興山並不臨水而是在深山裏。
  比之巫山劉體純,大昌袁宗第、大寧賀珍等,李來亨的水戰經驗確實不會那麽豐富。
  但其實仔細想想,之前幾次文安之組織的聯軍圍攻重慶戰中,李來亨都是參與了的,而且興山出兵是十三家中最多的。
  所以李來亨是有水戰經驗的,只是不如袁宗第、劉體純豐富而已。
  “眼下也只有臨國公適合統兵的。朕還是相信文督師的眼光。”
  朱由榔提起文安之的舊職就是在提醒李定國。
  李定國如何聽不明白?
  “陛下英明,是臣多慮了。”
  李定國有些慚愧道。
  ……
  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