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執天下

cuslaa

歷史軍事

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,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。直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三十六章 骎骎載驟探寒溫(四)

宰執天下 by cuslaa

2023-4-22 11:42

  城上的守軍頓時騷動起來,還沒有等到命令,零零星星的箭矢便飛下城去。
  “住手!”宗澤連忙喝止,僅僅五六騎的規模,不會是過來攻城的,“看看賊人有什麽話說。”
  壹名信使被守軍用筐子吊上城來。
  連城門也不敢開,城中的心虛氣短表露無遺。當信使走到景誠和宗澤面前時,整個人舉手投足都能讓人聯想到趾高氣昂四個字。
  “聖公有令……”
  “斬了!”
  信使剛開口,景誠便壹聲怒喝,他身後的親兵立刻撲出去,將信使撲倒在地。
  景通判翻臉如翻書,突變如兔起鶻落,周圍官兵都看得眼暈,不知景誠唱的哪壹出。
  那信使拼命掙紮,叫道:“兩國交兵,不斬來使!”
  “斬了此賊!”景誠大喝,“說書聽多了,賊子也敢稱使節。”
  讓賊人報上名號就夠了,剩下的多聽壹句都嫌汙耳朵。
  如果在仁宗時代,搬出牛酒犒勞賊人,祈求其高擡貴手的官員,還能留下性命。
  現在的地方官要再這麽做,朝廷就算要留他體面,也只會是免了梟首壹刀,白綾、鴆酒伺候。
  二十年來的累累武功,民間也好,朝中也好,風氣早就變了。對外敵、對內賊,只要態度稍軟壹點,那就是無能,少不了受斥責甚至罷官奪職。景誠直截了當地表態,便是不想落人口實。
  “聖公……”景誠回顧宗澤,“看來賊子是蓄謀已久啊。”
  “是啊。”宗澤點頭,“狼子野心,於今昭彰。”
  建制定號,坐實了反賊的身份。這壹下子,責任徹底由衛康擔過去了,所有對韓岡新政的非議,便可以徹底洗清。
  就在城頭上,信使被景誠的親兵壹刀站下了頭顱。狂叫戛然而止,只剩噗噗的噴血聲。
  圍觀的官兵,基本上都是除了雞鴨之外,沒見過血淋淋的殺生場面。北方時常會圍觀刑場,南方卻不多見。就在身邊看見活生生的人被砍下首級,好些個士兵都嚇軟了腳。
  宗澤雖為南人,但類似的場面還是見過不少,他倒是驚訝起景誠的這幾位並不起眼的親兵來。
  壹刀斷首,刀法如此利落,非是積年的劊子手或是久經戰陣的老卒不可為。宗澤用心打量起這幾位親兵,壹個個相貌滄桑,皆是有別於南人的精悍。
  “拿弓來。”
  在壹旁,景誠命人拿來了弓箭。借著壹點亮光,對準還在城下的幾名賊人,他張弓搭箭。
  壹聲弦鳴,宗澤驚訝轉頭,只看見景誠持弓而立,城下壹聲慘叫悠悠傳來。
  “再來!”
  景誠大喝,接箭張弓再射,又是壹聲慘叫竄起。
  壹柄長弓連張連射,慘叫聲此起彼伏。景誠壹箭壹人,五箭之後,城下又重新陷入了黑暗之中。
  宗澤鼓掌贊道,“好箭術,家學淵源,果然了得。”
  “微末之技,不足掛齒。”景誠面無得色。
  他的祖父景泰,是少見的文進士轉武職的例子。
  大宋文武殊途,朝廷中有文不換武的說法。文臣願意領兵,但沒人願意轉為武職。
  當年黨項叛亂,範仲淹、龐籍、韓琦等重臣前往前線鎮守,仁宗皇帝便打算將他們轉為武職,可以更名正言順地領軍。
  但範仲淹和龐籍都找了借口拒絕了,而韓琦雖是接了聖旨,可還是委委屈屈地上奏表說,“雖眾人之論謂匪美遷,在拙者之誠獨無過望,蓋以寇仇未殄,兵調方興,宵旰貽憂,廟堂精慮,使白衣而奮命尚所甘心”——雖然不願意接受這個任命,但因為敵未滅,戰方酣,天子和朝廷也夙夜謀劃,他也只能起壹起表率作用,以激勵人心。韓琦在奏章中便是這麽壹副相忍為國的姿態。
  要麽直接拒絕,要麽便是滿腔幽怨,故而不久之後,對臣子壹向寬容的仁宗皇帝,便收回了這道詔命。
  相較而言,景泰老老實實地從進士轉武職,在重文賤武的朝堂上,真可以說是壹個異數了。
  但景家也由此轉成了將門,從此離開了士大夫的行列,所得所失,只看景誠費盡心力去考進士這壹事,便可知端的。
  就宗澤所知,其實種家也有讓自己子弟轉換身份的想法,可惜種家實在沒有有望皇榜的讀書種子,即使其中有壹個還算聰明的,拜在了當世大儒門下,與當朝宰相同窗共學,也只掙到了壹個諸科出身,如今還回到了繼承家業的舊路上。
  經過了壹番努力,終於從將門掙紮出來,重新回到了文官的隊列中,景誠很少願意提及自家的累累軍功。中進士後,槍棒功夫也放下了。不過文官習練射術,卻是如今風氣,他便壹直在練習。也幸虧如此,否則也沒有方才的連珠箭。只是方才壹展射術,神情依然淡淡,不見喜色。
  景誠的反應雖是寡淡,可周圍的官兵早已看得目瞪口呆。
  火器還沒有在南方軍中普及,弓弩依然是軍中校演的重點。
  景誠的箭術放在北方軍中或許只是不錯,但在南方,卻已經是神乎其技了。
  壹名年輕的士兵興奮得漲紅了臉,振臂高呼:“通判威武!”
  壹名老卒眼神中充滿了敬慕:“通判威武!”
  壹名跟著長官上城的小吏揮舞起細弱的臂膀,尖聲高叫:“通判威武!”
  幾名親兵相互交換了眼色,長槍開始壹下壹下地杵著地面,極富韻律地應和起來,“通判威武!皇宋萬勝!”
  南門城頭上的士兵,壹個壹個加入進來,開始杵動他們的長槍,開始揮動起他們的臂膀,“通判威武!皇宋完勝!”
  上百條長槍齊齊起落,他們心潮澎湃,他們意誌如鋼,“通判威武!皇宋完勝!”
  咚咚的跺地聲中,城頭上,越來越多的士兵加入到呼喊的行列。從南門城頭,沿著城墻,向東西兩側延伸過去:
  “通判威武!!皇宋完勝!!”
  “通判威武!!!皇宋完勝!!!”
  片刻之後,已是全城齊呼。景誠方才炫耀的箭術遍傳城中,雖然賊人尚在,城中的士氣已經截然不同。
  宗澤暗暗壹嘆。
  若是有三百精兵,借著方才的壹股銳氣,就能殺出城去。城外的烏合之眾,乍聞城中高呼,必然心懷猶疑,決然抵擋不了此時的襲擊。
  只可惜,城中守軍亦是烏合之眾,多少人連神臂弓都拉不動,上弦的機器不僅數量稀少,還都是壞的。
  “五郎。”親兵中最老成的壹位悄然走上來,附在景誠耳邊說了壹通話。
  宗澤見狀,避嫌地讓出了幾步。
  就見景誠的眉頭越皺越緊,最後對那親兵問道,“可有把握?”
  親兵低聲道:“六七成總是有的。實在不行,也能退回來,不怕賊人追。”
  猶豫了半刻,景誠眉頭舒展開,點了頭,“也罷,就這麽辦吧。”
  讓親兵下去準備,景誠走回到宗澤身邊。
  宗澤輕聲問,“何事?”
  “我打算命人出城去沖壹沖。明教妖賊剛剛起事,人心尚未歸附,城外賊眾心中定然不穩,若猝然受襲,必然大亂。”
  “可有把握?”
  “我那幾位家丁,幾乎都是跟著先祖、先父和先叔父上過陣的,無不是弓馬嫻熟,武藝出眾,把握不可能十足,但七八成還是有的。”
  宗澤略壹思忖,便拱手壹禮,“既如此,小弟便祝兄長旗開得勝。”
  得了宗澤首肯,景誠隨即召集城中眾官,將計劃和盤托出。
  方才景誠引弓殺人,著實將底下的壹眾官吏給鎮住了。現在他說要派兵出去沖殺壹番,竟然沒有壹人出來反對,絕大多數都表示贊成。
  在這個節骨眼上,本就沒人還能顧著爭權奪利,景誠這位將門世家出身的通判,此時又表現出了過人的武藝,哪個不把希望放在他身上?生殺予奪的指揮大權順利地給景誠拿到了手中。
  宗澤本來還打算用自己的欽差身份來幫景誠壹把,現在既然不用他多事,宗澤便退避壹旁,看著景誠指派。
  就在城樓上,景誠將任務壹壹分派下去。
  半個時辰之後,百名應募而來的敢死之士,業已穿戴整齊,由景誠的八位家丁領著,排列在城門後的小廣場上。
  這些勇士壹個個身上都披掛了鐵甲,外面還套了壹件甲衣,用來防止胸甲上的反光,頭盔上的盔纓則換成了壹簇筆挺的白鵝毛,用來識別身份。
  景誠壹身鐵甲,手扶腰間長劍,筆直地挺立於他們面前。
  在景誠身側,是整整壹箱新出的銀錢,又用牛拉了整整壹車絹帛。加起來近萬貫,全是從城中大戶手中募捐出來的犒賞。
  宗澤立於城頭,向下俯望。
  只看見景誠不知說了什麽,百名勇士壹起高呼了起來。又見景誠捧著酒壇上前,親自給每壹人都斟上了壹碗烈酒。
  不愧是名將世家。宗澤不禁嘆息。
  相隔百步,當上百人同時飲下烈酒,摔碎酒碗的時候,宗澤猶能感覺到在那裏,士氣沸騰,戰意如火如荼。
  東門城墻處猛然燈火盡滅,片刻後方才又亮起,而那隊勇士,則悄悄地從南面城上陲了下去。
  景誠回到城頭上,走到宗澤身邊,壹言不發,靜靜地望著城外。
  宗澤也沒了說話的興致,壹同望向星火滿點的夜色中。
  寂靜中,平靜的夜幕忽地起了壹片漣漪,星星點點的火光忽然間在邊角處黑了壹片,然後喊殺聲便傳上了城頭。
  壹支支火炬落地,壹叢叢篝火熄滅,區區百人的隊伍,在城外的賊軍中掀起了壹片驚濤駭浪。
  景誠回頭城內,千余士兵已經在城門後列隊等候。雖說此輩多不堪用,但借著勝勢,趕敵軍,已經綽綽有余。
  景誠舉起掌中長劍,奮聲高喝,“出兵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