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溝皇帝

雨天下雨

歷史軍事

明正德四十年夏。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,壹個穿著破爛道袍,滿臉胡渣子的中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094章 傻眼的陳立夫

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

2019-5-16 20:27

  從文選司回來,和他去之前預料的壹樣,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身臭汗了,而且又餓又喝。
  陳立夫本是帶了點心和茶水去的,但是奈何人算不如天算,他是帶了,但是旁人卻是沒帶啊,加上遇上壹個厚臉皮的胖子,然後這個不要臉的胖子還叫來了三五好友。
  結果,壹整盒的點心,他就只吃了壹塊,就壹塊!
  其他的全都把那些人給拿走了……更可氣的是,點心被他們吃完了,壹群人還意猶未盡,說陳立夫怎麽不多帶壹些過來,氣的陳立夫都是想要大喊壹聲:來人,抄家!
  想他陳立夫橫刀立馬,縱橫官場數萬年,沒想到,在這吏部文選司候客廳裏,在這幾個吃貨面前栽了跟頭,實在是可氣可恨!
  回到家中的陳立夫,為此悶悶不樂好幾天呢。
  至於述職報告,現在誰還有心情管那玩意啊,反正當天他是做了述職報告,至於這述職報告有沒有得到認同,那就是別人家的事了,他陳立夫也是沒有辦法。
  反正吏部有點特殊,人家安排官員任命升遷,都是有著壹整套屬於他們自己內部的規則,在外界看來興許是個大貪官的官員,在吏部的官員眼中,興許還是棟梁之才呢。
  總之,吏部內部對官員的評價標準是過於復雜,即便是陳立夫自己也是搞不懂。
 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壹點,那就是諸多評價標準不管怎麽變,但是忠於君上,有能力辦實事,這壹些基本的東西卻是不會變的。
  他自認為自己在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上幹了三年,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就算是熬也能夠熬出來壹個四品的頭銜。
  所以陳立夫並不怎麽擔心述職報告,他更加擔心的是,自己要升官了,但是會被調任到什麽地方,什麽部門任職?
  雖然說稅部的官員升遷壹般都是內部升遷,陳立夫就算是升官了,基本上也是會在稅部內部升遷任職,但是這稅部也是很大好不好。
  稅部哪怕是已經經過了壹次的拆分,但依舊是大唐帝國諸多機構了,除了軍方以外的最大機構,稅部下屬的每壹個司,那幾乎都是龐然大物。
  比如說征糧司,預算司,工商司這些,其實其內部的規模不小,至少絲毫不比其他的部要小。
  所以哪怕只是稅部內部的升遷,但是去那裏也是區別大的很。
  比如說他這個稅務巡察,在稅部內部的話,那就是屬於征糧司這個體系的,管的都是收稅的事。
  但是在稅部,收稅只是其中的壹部分工作而已,財政預算和金融管理,甚至是調控全國農工商業經濟發展等等事務也是稅部的事。
  要不然,稅部也不會被稱之為第壹大部,連掌管人事大權的吏部都得甘拜下風了。
  陳立夫覺得自己如果要升官,最好還是要在征糧司這個體系內工作,這樣才熟門熟路,也更加容易出成績。
  如果是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,那麽就是會非常被動了,他壹個收稅的,如果跑到金融司那邊去管什麽銀行之類的,他肯定是要抓瞎的。
  畢竟他總不能靠著殺人抄家來玩金融啊!
  此外也有可能被下放到地方任職,稅部又不是只有壹個中央稅部,各地的稅務廳,稅務局那也是屬於稅部的,不少稅務官員都是在中央任職後就是被下方到地方任職的。
  但是以陳立夫這樣的資歷來看,下方到地方卻是不怎麽好安排了。
  因為陳立夫的品級太低!
  沒錯,不是說他太高,而是說他太低!
  陳立夫是巡查處處長,這個職務只是正五品,但卻是幾乎全天下最有權勢的正五品職務,往日裏他外出巡察的時候,那可都是跟那些壹省大員們坐在壹起討論工作的那種。
  所以別看他的品級是正五品,但實際上就沒人把他當成正五品官員去看待,很多人其實都是把他當成了三品以上的大員!
  但是甭管怎麽看,他卻真的正五品啊,哪怕再有權勢,那也只是個正五品啊!
  而最近幾年大唐官場早已經是成熟無比,各類升遷那幾乎都已經是有了或明或暗的規則,明面上的有任職時間不到三年,不得晉升從六品。
  此外,也有暗地裏的壹些潛規則,比如說最近兩年提拔的幾個各部侍郎,清壹色的各省巡撫出身。而新出任的各省巡撫,清壹色的翰林院出身。而翰林院裏官員,除了每年會試的那三個壹甲學子外,從地方調任的翰林官員,清壹色都是有過縣令、知州、知府等地方壹把手任職經驗的。
  這說的是,如今要進入部堂擔任真正的部堂高官,首先妳得是壹省巡撫,而現在要升遷壹省巡撫,妳得進過翰林院,要不然的話,連提名都沒得提名。
  同時,想要進入翰林院任職,就必須要有壹把手的任職經驗,或縣令,或知府等。
  這基本上,其實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知府到巡撫之間的壹個過渡點,地方上那些有潛力的州府壹把手被調到翰林院打磨個兩三年,然後再外放出去擔任布政使,然後熬幾年再擔任巡撫。
  其實如果用後世的觀念去看,其實李軒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高級官員培訓學校,倒不是說教這些官員們怎麽處理事情,人家既然能夠爬到翰林院來,就沒幾個是傻蛋,全都是要有才華有才華,要有背景有背景的那種。
  李軒更加想要的是給他們洗洗腦,搞搞政治培訓,樹立起來正確的觀念,比如說‘為皇上服務’之類的。
  但是這種情況,只局限於各部,而稅部,督察院,大法院這三個機構不在此列。
  因為這三個機構都是內部升遷,稅部侍郎,督察院的左右都禦史,大法院裏的左右大法官,那都是內部升遷,和地方沒啥關系。
  因此從來也沒有出現稅務官員出任地方壹把手的情況,至少,大唐王朝成立這麽多年來,就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。
  然而,這種情況在陳立夫身上卻是得到了破例!
  當做過述職報告後,陳立夫壹直都是猜測著自己可能去稅部什麽機構的時候,卻是接到了吏部的壹紙任命!
  看到這個任命的時候,陳立夫自己都是傻眼了……讓自己去興泉府出任知府?這怎麽可能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